亨迪環保

熱搜關鍵詞:

聯系我們

電話:0769-86630666

手機:13822257688 13712389888

聯系人:曾先生、歐陽先生

Q Q:0769-21665651

地址:廣東省東莞市萬江街道港口大道萬江段2號213室


當前位置: 首頁 > 新聞中心 > 媒體報道

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

發表時間:2022-10-22

  【歡慶黨的二十大·記者招待會】

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

——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美麗中國建設有關情況

  光明日報記者 陳海波

  10月21日上午,黨的二十大新聞中心舉辦第五場記者招待會。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、副部長翟青圍繞“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”主題介紹了有關情況,并回答記者提問。

  “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下,我們黨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,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、開創性、長遠性的工作,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生態奇跡和綠色發展奇跡,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。”翟青表示。

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

  1.生態環境保護三個“前所未有”

  過去十年,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、轉折性、全局性變化。翟青用了三個“前所未有”來形容這種變化:

  決心之大前所未有。把“美麗中國”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,把“生態文明建設”納入“五位一體”總體布局,把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”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,把“綠色”納入新發展理念,把“污染防治”納入三大攻堅戰,充分表明了我們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。

  力度之大前所未有。從思想、法律、體制、組織、作風上全面發力,全方位、全地域、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。系統謀劃生態文明體制改革,大力推進綠色、循環、低碳發展,著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,加大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力度,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、生活富裕、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。

  成效之大前所未有。過去十年,我國以年均3%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平均6.6%的經濟增長。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(PM2.5)年均值由2015年的46微克/立方米降至2021年的30微克/立方米,成為全球大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。全國地表水優良斷面比例達到84.9%,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。全國土壤污染風險得到基本管控。

  “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成就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,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、貢獻者、引領者。”翟青說。

  2.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”美景生動展現

  與這三個“前所未有”相伴而生的是,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。“十年來,全黨全國建設美麗中國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,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,綠色版圖不斷擴展,城鄉環境更加宜居,一幅幅‘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’的美景生動展現出來。”翟青說。

  污染防治攻堅向縱深推進。堅決向污染宣戰,深入實施大氣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,全力打好藍天、碧水、凈土保衛戰,解決了一大批關系民生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。2021年,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的比率達到了87.5%;地表水劣Ⅴ類水體比例下降到1.2%;土壤污染風險得到有效管控,全面禁止“洋垃圾”入境,實現固體廢物“零進口”目標。

  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力度不斷加大。實施生態保護紅線制度,建立健全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,實施了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,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數量得到恢復與增長,云南野象旅行團北巡,長江江豚頻繁亮相,藏羚羊繁衍遷徙,白洋淀鳑鲏魚等土著魚類逐漸恢復,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了扎扎實實的成效。

  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。2021年,全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2年下降34.4%,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從68.5%下降到56%,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、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居世界第一,綠色逐步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。

  翟青介紹,下一步我們將錨定美麗中國建設目標,持續發力、久久為功,在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上取得新進步,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上展現新作為,在建立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上實現新突破,努力打造“青山常在、綠水長流、空氣常新”的美麗中國。

  3.生態環境執法“一竿子插到底”

  保護生態環境,建設美麗中國,既需要自覺,也需要法治。“生態環境執法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性工作,非常重要。”翟青說,十年來,我們堅持以最強的責任擔當、最嚴的執法手段、最優的幫扶意識推進生態環境執法,為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發揮了重要保障作用。

  翟青介紹,我們堅持問題導向,堅持“一竿子插到底”的工作方式,發現問題拉條掛賬,督促落實抓整改,推動解決政策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問題。

  同時,嚴格做到有法必依、執法必嚴、違法必究,切實推動生態環保法律法規落地見效。2015年新環保法實施以來,累計查辦按日連續處罰等重點案件共計17萬多件;“十三五”時期全國環境行政處罰案件83.3萬件,較“十二五”時期增長了1.4倍。

  此外,全力保障群眾環境權益。連續四年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,完成了全國2804個飲用水水源地10363個問題的整治,解決了一批突出問題,有力提升了涉及7.7億人的飲用水環境安全保障水平。

  4.共同應對全球環境挑戰

  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。我們期待并為之努力的,不僅僅是美麗中國,還有整個世界的清新美好。

  翟青表示,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、貢獻者、引領者,中國堅定地踐行多邊主義,努力推動構建公平合理、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,為人類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:

  綠色“一帶一路”建設取得積極進展。我國倡導建立了“一帶一路”綠色發展國際聯盟,目前聯盟已有40多個國家的150余個合作伙伴;發布了“一帶一路”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,加強生態環保技術創新與交流;實施了綠色絲路使者計劃,培訓了120多個國家3000人次環境管理人員和專家學者。

  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。持續推動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》及其《巴黎協定》全面有效實施;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,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;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,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;接受《〈蒙特利爾議定書〉基加利修正案》,加強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管控。同時,積極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及其議定書。在過去十年,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的執行情況好于全球平均水平。

  務實開展多雙邊環境合作。建立中歐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機制,積極開展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環境部長會、中國-東盟環境合作論壇等交流對話機制。加強南南合作以及同周邊國家的合作,在非洲、東南亞及南亞等地區支持了生物多樣性保護、綠色經濟、化學品管理、國際環境公約履約等領域的項目和行動。截至2022年6月,我們已經與38個發展中國家簽署了43份氣候變化合作文件,通過援助氣象衛星、光伏發電系統、新能源汽車等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物資,幫助有關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。

  “下一步,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與各方共同應對全球環境挑戰,為深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。”翟青說。

  (光明日報北京10月21日電 記者陳海波)

  《光明日報》( 2022年10月22日 07版)

責編:曾震宇 ]

來源:光明網-《光明日報》


Copyright ? 2021 東莞市亨迪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    備案號:粵ICP備2022125031號    Xml網站地圖

服務熱線

0769-86630666

產品咨詢電話:13822257688 13712389888

產品咨詢QQ:445959176

掃碼加微信

掃碼加微信

欧美黄片免费在线观看